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提速科技创新
2006/5/30 0:00:00 | 编辑:管理员| 【打印】【关闭】 访问量:5433次
导语:作为科研领域的典型代表,海尔科化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尔科化”)的成功转制使得国家在1992年就主推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焕发出勃勃生机;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的作用也由此得以彰显。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提速科技创新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若10年前国家主推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项目获利颇丰。据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根据国务院原则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于“八五”期间(1992年开始)由国家正式部署开展的一项重点科技工作。经过11年的建设,近60亿元的资金投入,国家已经建立了84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总体要求,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而建立的。因此,其主题就是创新”,海尔科化总经理严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据初步统计,这些“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已取得了近200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出口创汇1.3亿美元,转让重大科技成果近1179项、实施技术转让合同近2500个,组建高技术企业190家,同时取得了近500项国家级科技成果。 创新造就“新”产业   其实在严庆看来,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个是技术层面,另一个是体制层面”。 就前者而言,该中心开创了国内工程塑料行业和抗菌材料及制品行业,同时在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据海尔科化副总经理李文东介绍,中心从1989年开始试点,1993年被原国家计委批准成立后就一直致力于工程塑料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是国内最高水平的高分子材料产业化基地之一。其中,1989年9月,中心就开发出我国第一个改性聚烯烃汽车保险杠专用料,填补了国内空白。之后在1990年11月,中心改性聚烯烃汽车专用料项目被列为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991年11月,中心保险杠专用料被上海大众认可标志着我国聚烯烃保险杠专用料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1996年10月,工程中心国家“八·五”聚烯烃汽车专用料项目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与技术突破相对应的是产业贡献,严庆显然非常看中这一点——他说:“多年来,中心通过合资、技术转让、技术合作等方式先后创立或扶持了国内10余家工程塑料生产企业,为我国工程塑料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抗菌材料及制品方面,其抗菌母料项目早在1999年11月就获得了“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更让严庆为之自豪的是由此而形成的抗菌材料及制品行业——目前,抗菌材料及制品在国内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年产值达400亿元的新行业。 创新成就“新”模式   相比于技术上的创新和突破,体制上的突破,对于海尔科化来说,显得更为意味深长。而由此形成的院所转制“海尔科化模式”更是让一向有点“名不见经传”的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名声鹊起。“1998年,我们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转制为海尔科化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由中科院化学所和海尔集团共同出资组建)。结果后来有媒体记者采访并总结了科研院所‘成果转化’的三种模式,将我们列为其中的一种”,严庆表示。 除了海尔科化之外,媒体总结的科研院所“成果转化”的三种模式还包括清华同方模式和联想模式。所谓的清华同方模式,就是利用一个公司,将清华各院系、研究所的成果都拿过来转化,它没有自己具体的主导产业和产品;而联想模式就是把一项成果,通过做好市场(柳传志的贸工技思路),拉动科研单位的技术开发。 对这三种模式,严庆有着自己的评判标准。在他看来,清华同方模式和联想模式尽管做的很成功,但不具有普遍性,难度非常大,全国也没有几个同方、联想;而海尔科化模式则不一样,虽然公司规模跟前面两个企业相比显得微不足道,但其转制的模式却是相当适合院所转制——它是科研机构将自己的技术和社会上企业的产业资金结合起来。 然而就“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本身的转制案例而言,严庆看中的显然不仅仅是海尔的资金。利用海尔的一部分资金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却是海尔的管理和市场——因为这正是中心所不擅长的。对此,海尔总裁杨绵绵也表示了赞同。她后来指出,海尔科化成功之处不在于强强联合,而在于弱弱联合”,也就是说双方都看到了自己的弱点。 创新资本锦上添花   然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资金方面仍然有些捉襟见肘,由此给中心所带来的损失和遗憾已经让李文东深有体会。他说:“我们已经在完全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方面已经有了重大突破,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产业化。其实我们需要的资金只有几千万,然而就是这样我们也拿不出来;出售专利则只能卖很少的钱,而且这样做很可能会使我们失去了抢占市场制高点的机会,并制约了企业做大做强。” 另一方面,尽管发展受制于资金的约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却拥有强大的技术研发力量。这一点,从其建立之初就有了制度上的保证:在《关于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指导性意见》中,明确规定,凡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就必须具备五个条件:该领域中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技术创新、研究开发能力和设施及人才队伍;在该领域中具有国内一流的技术集成能力及相应的人才队伍;在该领域中具有将重大科技成果向规模生产转化的工程化研究验证环境和能力;在该领域中具有对科技成果产业化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工程设计、咨询、评估及建设的能力;在该领域中具有对技术、产品、工艺、装备等持续不断创新与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显然具备了雄厚研发能力的中心能够让李文东信心不减。因为对于技术指标过硬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而言,缺乏的仅仅是锦上添花的资本支持——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与其从头研发,不如锦上添花(与具备相当技术背景的中心合作,需要的是资本与技术的联姻)”。 相关链接: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原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1989年开始试点,1993年被国家计委正式批准成立。工程中心长期致力于工程塑料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是国内最高水平的高分子材料产业化基地之一。多年来,工程中心通过合资、技术转让、技术合作等方式先后创立或扶持了国内10余家工程塑料生产企业,为我国工程塑料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海尔科化公司是在工程中心基础上,1998年,由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与海尔集团合资成立,是注册在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高新技术企业,是高新技术企业协会的常务理事单位,同时担任中国抗菌及其制品行业协会的副理事长、中国工程塑料协会的理事以及中国塑料加工协会降解材料专委会的理事单位。